九游娱乐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,赛场见真我
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,一位身形矫健、眼神专注的小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,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心态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摘得花剑个人赛银牌,赛后,这位来自江苏的小剑客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感悟:“每一次比赛都让我九游娱乐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——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
剑道上的蜕变
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四年前,当时年仅7岁的他在体育课上第一次接触击剑,就被那迅捷的动作与需要高度专注的特质所吸引。“我喜欢那种穿戴护具、手持长剑的感觉,像极了古代的骑士。”回忆起初见击剑的情景,姜鑫瑞眼中仍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
通往冠军的道路从来不会平坦,在最初两年的训练中,姜鑫瑞曾屡屡受挫。“刚开始参加比赛时,我总是紧张得手发抖,一上场脑子就一片空白。”他坦言,自己最初几次参赛几乎都是一轮游,“有时候输得太惨,回家后会偷偷掉眼泪。”
转机出现在去年的华东地区邀请赛,在那次比赛中,姜鑫瑞意外击败了一位曾多次赢过他的对手。“那场比赛让我突然开窍了,”他回忆道,“当我拿下决胜一剑时,全场都在为我鼓掌,那一刻,我真正体会到了击剑带来的成就感。”
自此,姜鑫瑞的训练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,他不再满足于完成教练布置的基本任务,而是开始主动研究对手的比赛录像,分析自己的技术短板。“他现在每天放学后都会自觉加练两小时,周末更是全天泡在剑馆。”姜鑫瑞的教练刘伟告诉记者,“这种自律在同龄孩子中非常罕见。”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“裁判准备,运动员准备——开始!”随着裁判一声令下,剑道上的姜鑫瑞瞬间进入状态,步伐灵活移动,剑尖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,眼神紧盯着对手的每一个细微动作。
“站在剑道上,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。”姜鑫瑞这样描述比赛时的感受,“教练可以在场边指导,家长可以在看台加油,但真正拿起剑战斗的,只有你自己,这种孤独感起初让我害怕,但现在,它让我更加坚强。”
全国锦标赛半决赛的那场对决完美诠释了这一点,面对身高臂长占优的对手,姜鑫瑞在开局阶段一度落后,场间休息时,他闭上眼睛,深呼吸调整节奏。“我当时想起了训练中的每一个细节,告诉自己要相信平时的积累。”回到赛场后,他迅速改变战术,以一连串迅捷的进攻逆转局势,最终以一分优势险胜。
“击剑是一项极为考验心理素质的运动,”国家击剑队前队员、现役裁判张宏评价道,“姜鑫瑞最难得的是他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能力,很多成年选手都难以在逆境中迅速调整心态,而他只有11岁。”
自信的源泉
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”,这不仅是姜鑫瑞的感言,也是他击剑之路的真实写照,他的母亲告诉记者,练习击剑后,姜鑫瑞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赛场上,“以前他比较内向,课堂上不敢发言,现在他不仅能在全校面前演讲,还成为了学校击剑社团的团长。”
这种自信也反哺着他的击剑表现,教练刘伟指出:“击剑比赛中,自信与否直接影响到技术发挥,一个自信的选手敢于做动作,敢于在关键时刻冒险,姜鑫瑞最近一年的进步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逐渐建立起来的自信心。”
除了赛场上的荣誉,击剑还给姜鑫瑞带来了更为宝贵的财富——独立思考能力和抗压能力,他的班主任老师表示,姜鑫瑞现在不仅学习成绩有所提高,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更强的领导力和责任感。“击剑需要瞬间判断和决策,这种能力也迁移到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中。”
未来可期
随着在全国性赛事中崭露头角,姜鑫瑞开始吸引更多关注,省队教练已经注意到这位潜力新星,但他和家人都表示,现阶段仍以学业为重,击剑作为全面发展的一部分。
“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,”姜鑫瑞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,“但我知道,那需要付出更多努力,现在我更享受每一场比赛带来的成长。”
对于即将到来的亚洲青少年击剑邀请赛,姜鑫瑞正在积极备战。“我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,只要发挥出训练水平就好,赢或输都有收获,最重要的是在剑道上全力以赴。”
击剑馆里,姜鑫瑞又一次穿上白色的击剑服,戴上面罩,他与队友相互敬礼,然后拉开距离,摆出准备姿势,剑尖微微颤动,仿佛在诉说着少年心中那份既谦卑又坚定的自信。
在这片长14米、宽2米的剑道上,姜鑫瑞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,每一次进攻,每一次防守,每一次得分后的呐喊,每一次失利后的思考,都在塑造着这位少年剑客更加坚韧、自信的灵魂,正如他所说:“剑道虽短,却足以让我学会如何面对人生的所有挑战。”